
洞口县采取“积分换项目”机制创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打造“六零”村(社区)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村干部从“找领导、跑资金、要项目”的潜规则中解放出来了,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事,干好事,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3月13日,洞口县102个村(社区)支部书记凭借着手里的“信访积分卡”换取到了6到18万元不等的项目资金和1到3万元不等的工作经费。
2021年初,洞口县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全县试行信访“积分换项目”新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由干部“唱独角戏”向群众“共同参与”转变。
信访局夏军: 以村(社区)为单位进行积分制考核,每年拿出1000万元项目资金,用于奖励信访积分排名前100名的村(社区)实施相应额度的工程项目,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助力乡村振兴。
洞口县黄桥镇建设社区共有居民3799人,是典型的人口密集社区,社情复杂,治理难度大,全社区仅有5名社区干部。信访“积分换项目”考核实施以来,该社区2021年无一人有到县及以上信访记录,在2021年度信访“积分换项目”考核中,被评为全县“无访示范村”。
黄桥镇建设社区党支部书记蒲宏品:当时县里的试行文件下发以后,我们村支两委经过商议,立即召开党员组长群众代表会议,大家一致认为只要把各项工作做好,今后社区的项目发展资金自然也就有了。我们社区这次凭借着‘积分’得到了3万元的工作经费和18万元项目奖励资金。这些项目资金可以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化解信访问题,形成信访化解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信访“积分换项目”评比机制在阳光下运行,不断增强积分制的公信力,调动了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实现社会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果人人享有,去年102个村实现了无访村目标。
洞口县在总结信访工作“积分换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零事故、零非访、零发案、零违建、零污染、零疫情"创建为抓手将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全部纳入“积分换项目”范畴,制定出台了考核办法,将积分制管理纳入县委重点督查内容,年底考核,排名靠前的村(社区)给予项目和资金安排,对排名全县后20名的村(社区),由所属乡镇(街道、管理区)对村(社区)两委进行通报诫勉,以此推动社会治理工作争先进位,争先创优。
目前,“积分换项目”管理已经覆盖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雪峰街道天井村党支部书记谢友贞刚刚参加完县里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推进会,立即就推行移风易俗“三个3”,健全“一约四会”召开屋场会,将移风易俗“三个3”落实情况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评选挂钩。全县实现移风易俗“三个3”全覆盖、常态化,大幅减少铺张浪费,形成文明新风。
记者 雷永清 王禹 向五军 滕绍忻
责编:许峰
来源:洞口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下载APP
分享到